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46|回复: 0

如何激发盱眙学生对数学的兴趣?

[复制链接]

4

主题

0

回帖

16

积分

新手上路

积分
16
发表于 2025-3-25 07:02:4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需要结合地方特色、学生认知特点和数学的实用性,尤其对于盱眙(江苏县域)的学生,可以从本土文化、生活场景、互动体验等角度切入,让数学变得“有趣、有用、有温度”。以下是一些具体策略:

1. 结合盱眙本土元素,让数学“接地气”
  • 用本地案例设计数学问题

    • 小龙虾产业中的数学:计算养殖成本与利润(如“每亩塘投苗量”“饲料配比”)、分析产量增长趋势(函数图像)。
    • 旅游业中的数学:设计“盱眙铁山寺门票优惠方案”(分段函数)、统计节假日游客人数(数据分析)。
    • 地理中的数学:测量盱眙淮河大桥的斜拉索角度(三角函数)、估算第一山的高度(相似三角形)。

  • 方言/俗语融入数学语言
    用当地方言编数学口诀,例如:
    “正负得负,负负得正——‘逢敌必反,反反得正’”(借用盱眙人熟悉的谚语增强记忆)。


2. 从生活场景出发,解决“数学有什么用”
  • 家庭生活中的数学

    • 帮家长算“小龙虾调料配方比例”(分式运算)。
    • 规划“从盱眙到南京的最优交通路线”(路径优化)。

  • 校园中的数学实践

    • 测量操场跑道面积(几何)、统计班级同学最喜欢的龙虾口味(概率统计)。
    • 设计“校园跳蚤市场”的定价策略(利润计算)。


3. 游戏化与互动体验
  • 数学游戏竞赛

    • “24点游戏”用盱眙特色数字(如13、5,代表龙虾节13届、5种口味)。
    • “数学寻宝”:在校园内设置与数学谜题结合的打卡点,解出题目可获得“盱眙明信片”等奖励。

  • 动手实践活动

    • 用竹签和橡皮筋制作多面体模型(几何直观)。
    • 模拟“龙虾养殖投资”桌游(代数与决策)。


4. 利用地方文化与数学融合
  • 数学+非遗文化

    • 研究盱眙传统剪纸中的对称图形(轴对称、中心对称)。
    • 分析盱眙民歌的节奏规律(分数与比例)。

  • 数学+节日主题

    • 龙虾节期间设计“优惠券组合最优解”问题(方程组应用)。
    • 春节前计算“压岁钱储蓄利息”(百分数)。


5. 技术赋能,让抽象变直观
  • 用手机APP解决实际问题

    • 高德地图测距功能计算家校距离(比例尺)。
    • 拍照识别盱眙老街建筑的几何图形(AI工具)。

  • 动态课件演示
    用GeoGebra模拟“盱眙淮河水位变化与函数图像”的关系。


6. 情感联结与榜样激励
  • 讲述盱眙籍科学家的故事
    如介绍数学家与盱眙的关联(可挖掘地方志),增强文化认同感。
  • “数学日记”活动
    让学生记录生活中发现的数学(如“今天妈妈买龙虾,3斤半打了8折,省了多少钱?”),评选“盱眙数学观察员”。


7. 教师的教学语言与反馈
  • 用幽默化解畏难情绪
    例如:
    “这个方程就像盱眙的‘十三香龙虾’,看起来复杂,但一步步拆解就香了!”
  • 给作业批注趣味评语
    “你的解法像小龙虾一样‘鲜’!但别忘了‘去壳’(检验步骤)哦!”


常见问题应对
  • 学生说“数学太难”
    → 从具象到抽象:先用龙虾分筐、称重等例子讲解“负数”“分数”,再过渡到课本。
  • 学生注意力不集中
    → 每15分钟插入一个趣味互动,如“快速口算抢答,答对者获得‘数学龙虾勋章’”。


结语对盱眙学生而言,数学兴趣的激发关键在于:让数学说“本地话”、解决身边事、玩出成就感。当学生发现数学能解释小龙虾的价格波动、优化上学路线,甚至设计更公平的游戏规则时,兴趣自然而生。
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